修复“无迹可寻” 让古陶瓷重回“颜值巅峰”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 | 2023年12月07日 16:48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 | 2023年12月07日 16:48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从石器时期的陶器到各朝各代不同窑口的瓷器,无论原先破损得多严重,经过修复师们的双手,都宛如“重生”,表面的釉彩以一种完整的姿态展现出来,在博物馆柔和的灯光中,向人们诉说着历史。

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一项以传统手工工艺为表现特征的,综合运用现代有机材料、化学合成材料和模塑成形工具,使残损的古代陶瓷艺术品得以恢复原有神韵的特殊技能。

古陶瓷修复技艺主要包括清洗、黏结、补缺、打磨、上色五大步骤,其难点在于如何使补缺部分上色后达到和原器浑然一体的效果。 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鼻祖饶鸿发先生在这方面的成就很高,可谓“无迹可寻”,其技艺至今已传承四代。目前古陶瓷修复团队共有 4 名成员, 修复的陶瓷类文物数以千计。‍    

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技艺,其发端可追溯到民国。当时的上海作为“十里洋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上海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艺术集散地,各式古玩店遍地开花。

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技艺第一代传人饶鸿发正是当时古董商修复古董文玩的一位巧匠,尤其擅长修古陶瓷,并在修复过程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系统总结了古陶瓷修复技艺的全套手法、工序和材料,成为了当时上海滩古陶瓷修复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大师级人物。1958年,上海博物馆设立文物修复工场,饶鸿发和当时其他几位古董修复行业的顶尖高手一起被聘入馆,专职从事古陶瓷修复工作。上海博物馆也成为国内最早设立古陶瓷修复岗位的博物馆之一。

明代宣德红釉梨式壶修复前

明代宣德红釉梨式壶修复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修复理念的更新,上博的古陶瓷修复技艺也在与时俱进,在尊重文物原有历史文化信息的基础上,以更符合现代文物修复理念的最小干预、可逆性等标准进行保护修复。

在修复前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等大型分析仪器对文物的保存状况和工艺信息充分提取,利用3D扫描技术全面记录文物,从而制订完备的文物档案和合理的修复策略。在修复材料的选择上也更为科学环保,例如选用水溶性无毒无挥发性的修复材料,使用可逆性良好的黏结剂以及补缺材料等。每一种修复材料在使用之前,都会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确保使用的材料不会对文物本体造成影响。3D打印技术在陶瓷补缺中的成功应用,则是非遗技术与科技手段融合的最佳证明。

2021年,古陶瓷修复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监制:陈雯

策划:许梦可

素材来源: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澎湃新闻

编辑:张寄予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修复“无迹可寻” 让古陶瓷重回“颜值巅峰”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