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 十年“头雁”闯新路 | 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盘活万亿资产

来源:总台上海总站 | 2023年09月30日 14:13
总台上海总站 | 2023年09月30日 14:1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年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作为我国首个自贸区,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十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效应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更加彰显。

十年来,上海自贸区持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在建立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体系方面围绕市场准入、特殊业务授权、统计风险监测等出台多项配套制度,在众多金融制度创新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分账核算的自由贸易账户和全口径跨境融资管理,截至今年6月末,辖内共4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了自由贸易账户核算体系,自由贸易账户资产总计1.06万亿元,自由贸易账户等创新加速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创新能级提升。

2014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中国人民银行创新建立了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全方位构建了在上海率先开展的“一线放开、二线有限渗透”可兑换金融改革开放“电子围网”。2015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上海总部正式启动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扩大境外融资的规模和渠道,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可以自主从境外融入资金,运用风险转换因子等新的管理方式优化境外融资结构。

2022年,中国银行在上海落地了首个以FTN账户(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作为池主的一个跨境资金池模式,打开了自贸区金融服务新的局面。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末,辖内共有4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了自由贸易账户核算体系,自由贸易账户资产总计1.06万亿元。自由贸易账户启动服务9年多来,累计发生本外币跨境收支折合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35%;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完成各类货币资金兑换量年均增长率为27.6%,境外非居民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办理跨境收支折合人民币年均增速为104.1%。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先后向海南、广东、深圳、天津等地复制推广。

总监制:陈雯

监制:胡姗姗 梁志玮 吴琼

策划:张寄予

记者:吴琼 刘潇凡 刘永波

设计:李京桐

编辑:许梦可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上海自贸区 十年“头雁”闯新路 | 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盘活万亿资产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