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打造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 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 | 2023年09月22日 17:3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 | 2023年09月22日 17:3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9月2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 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奉贤区专场。据介绍,奉贤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城,是一座宜居宜业的新城,是一座潜力无限的新城。当前,奉贤正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近年来,奉贤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动能,激活创新动力,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1-8月,财政总收入511.6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6.5亿元,同比增长62.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22亿元,同比增长13.8%;战新产业产值835亿元,同比增长28%,比重提高至46%。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在65%左右。奉贤坚定不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

高标准加快新城建设。首先坚持规划先行,奉贤新城面积68平方公里,2035年规划人口100万,将打造成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围绕这一目标,奉贤在全市率先启动新一轮新城城市设计,完成“十大片区”控规,新城CAZ、数字江海列入全市示范样板区,“十字水街、田字绿廊”的城市意象已初步呈现。其次,坚持功能带动,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城建设,支持导入了一大批高品质、高能级的功能性项目。比如文化方面,由旧厂房焕新而来的10万平方米的“海之花”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了七彩成长的活动平台;“隐身”于万亩林地的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是奉贤第一座全国A级剧场;上海之鱼、言子书院等一批地标建筑成为新的打卡地;奉贤博物馆已举办三星堆遗址、“丹甲青文”等多个文物大展,累计吸引游客超110万人次,让市民不出家门就能欣赏中华民族千年历史传承。接下来,奉贤还将举办更多高规格的文化展览、赛事活动,中国首届国际女子赛艇精英赛也将开赛。

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奉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区,耕地面积占总面积一半以上,有10万户农民,年产10万吨大米、23万吨蔬菜。在牢牢守住25.77万亩耕地红线的同时,大力发展种源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奉贤黄桃、庄行蜜梨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都深受市民喜爱。新建“四好农村路”285公里,创成乡村振兴示范村1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6个。奉贤区还聚焦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致富,加快发展乡村总部经济,累计建成总部点位112个,贡献税收14亿元。到“十四五”末,奉贤将实现全区集体经济总资产年均增速不低于10%;乡村总部经济实现税收30亿元,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保持在全市前列。

高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奉贤区在全市首推“沪惠保”补贴,三年惠及群众超60万人次。累计建成家门口睦邻“四堂间”500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2家。去年以来,新增幼儿园12所、新增幼儿托育点35家,创成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加快实施城市更新,累计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近600万平方米。奉贤区连续多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等重量级荣誉称号。

奉贤还有一张“王牌”名片就是生态。奉贤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气候宜居城市创建为抓手,系统推进增绿、理水、降碳、减污,新增绿地310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公园200余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5.8提高至17.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至44.2%,增加水面积3150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5%,居全市前列,获评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监制:吴善阳

策划:张寄予

记者:白廷俊 罗安敏

编辑:张莫怡

编辑:张莫怡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上海奉贤:打造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 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