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邬达克来过 留下百余个“建筑可阅读”故事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 | 2021年12月16日 21:0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 | 2021年12月16日 21:0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镌刻着城市的文脉,建筑彰显着城市的气质;城市建筑弥漫着城市的人文气象;建筑里有每一个到过这里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上海故事;邬达克来过,留下了载入城市史和建筑史上的传奇……

打开各类手机软件搜索“上海”,在弹出的推荐地标中,国际饭店、武康大楼、孙科别墅、“绿房子”……这些由匈牙利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的历史建筑,一直是旅游打卡目的地排行榜前列。

从1918年到1938年,邬达克为上海留下了百余座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近70栋保留至今,成为了如今的“上海符号”。日前,五集科普系列短片《阅读上海阅读邬达克》在多家视频网站上架,通过专业讲解员的解说,用更年轻化的语言为历史建筑揭开神秘面纱。

位于番禺路60号的孙科别墅,是邬达克在上海留下的著名私宅作品

国际饭店是邬达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位于上海徐汇区淮海中路的武康大楼,是如今最“出圈”的建筑。从上世纪80、90年代起,武康大楼便被杂乱无章的电线杆和架空线遮挡住,人们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

修缮中的上海武康大楼

2018年年初,上海徐汇区开始打造武康大楼示范性保护修缮工程,探索“衡复”风貌区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来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美好愿景。

2019年9月,武康大楼完成保护性修缮。“修旧如旧”的建设思路,让这座沪上经典建筑的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于世人面前。

修缮一新的上海武康大楼

“这次修缮是近十年来武康大楼最大规模保护性修缮工程,涉及外立面及屋面修缮、室内公用部位修缮、管线整理以及公共晾衣架、空调滴水管、雨水管、空调外机架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梳理与更换,其中大楼外立面的修缮与整治是本次工程的重中之重。”

上海市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中伟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武康大楼的修缮是“中药调理”,不做“西医的外科手术”,更不下猛药。

修缮一新的上海武康大楼

目前武康大楼不少家庭的排水设施以及走廊地坪、铁门、屋顶线脚都保留自上世纪20年代,而距离上海世博会前夕的上一次大修也已过去10年,唯有用温和的调理慢功夫,一点一点抠细节,才能确保修缮的精细和全面。陈中伟说:“武康大楼修缮的时候,把二层的朝南的空调全部要拆掉,拆到北侧去,因为南侧有古典主义风格。因为空调在居民房间里,空调外机在外面,穿过房间要移到房屋的北侧去,我认为难度更大。”

如今修缮后的武康大楼,彻底告别了头顶上的“蜘蛛网”,每天都能吸引一批市民游客。武康大楼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总是站着许多举起手机,打卡拍照的市民,甚至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专程来到上海,在大楼前拍照留念。

除了“网红”武康大楼之外,国际饭店、武康大楼、孙科别墅、“绿房子”……这些邬达克建筑重新走红的背后,建筑科普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修缮后的邬达克旧居

2011年至2013年,上海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刘素华和她的团队修缮了位于番禺路129号的邬达克旧居。修缮后,这幢三层小楼以邬达克纪念馆的形式向市民免费开放,三楼则成了邬达克建筑科普的公众“会客厅”。刘素华告诉记者,邬达克纪念馆开放初期,参观者以附近居住的老年人为主。她至今对2013年1月8日开幕那天的情形记忆犹新,“2013年是邬达克诞辰120周年,开幕那天到展馆里头参观的人基本上都是这个城市年长的人,但是他们很可爱,其实也许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市民,他们有时候会提着装满小菜的篮子来到纪念馆和邬达克爱好者们一起交流。”

为吸引更多市民和城市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刘素华又发起了“探索邬达克”“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等科普建筑项目,以3D摄影、网络视频等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形式,吸引更多人了解邬达克。

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开幕式上,5集纪录片《邬达克》宣布开机,主创团队向社会各界发布寻人启事,征求与该片有关的线索:曾经在邬达克设计的洋房和公寓中居住过的人;祖辈参与过与邬达克同时代老建筑设计和营造的人……而从修缮邬达克旧居开始,由“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生发的故事,也是纪录片的重要素材。刘素华说:“2015年办首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的时候,那届展览的名字叫‘走近邬达克’,那是一次文博展。历史的东西我都尽量用故事去呈现,比如说‘绿房子’,我会去讲,这个是贝聿铭姑姑的房子,讲到国际饭店我们会去讲,国际饭店是第一个装电话的。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力图把一些很感性的东西放在展览里,希望能够通过故事去打动,让更多的人去关注。”

刘素华说,她和她的团队一直在找寻适合年轻人的语言体系,借助网络热点,让邬达克的建筑走进更多年轻人心里,帮助年轻一代记住历史。

“我一直在寻找年轻一代的点,把一些传统的历史文化嵌入青少年一代的语言和价值体系,希望把这些东西构筑到他们的新一代知识体系里面。上海的建筑历史文化,需要一代一代的人传承下去。”

建筑遗产是上海得天独厚、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历史建筑是上海“城市阅读”的好读本。(总台记者 杨静)

编辑:张莫怡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这座城市邬达克来过 留下百余个“建筑可阅读”故事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