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政“十四五”规划出炉:2025年实现基本民生保障普惠均等

来源:新华社 | 2021年08月17日 09:07
新华社 | 2021年08月17日 09:07
原标题:上海民政“十四五”规划出炉:2025年实现基本民生保障普惠均等
正在加载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8月14日电(记者 吴振东)到2025年,上海将实现基本民生保障普惠均等,基层社会治理有序和谐,基本社会服务专业高效,平台作用更加突出,制度法规系统健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超大城市民政工作“上海模式”。这是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

  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介绍了《上海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内容,明确“十四五”时期上海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健全兜底线、精准化、发展型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多层次、普惠型、高品质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活力、和谐的社区治理格局等七个方面。

  根据《规划》,上海将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要求,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底线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包括制定发展型社会救助政策,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社会救助资源统筹和工作监管,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形成弱有众扶的工作格局等。

  上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说,上海近年来已在探索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救助范围涵盖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临时救助对象、流浪乞讨人员等,在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外,提供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关心关爱困难群体。下一步还将完善政策制度,推进“物质+服务+心理”的多元救助,同时努力构建“救助顾问等走访发现+大数据智能查找”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政策找人”模式,做到困难对象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到2020年底,全市户籍人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33.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6.1%。“十三五”时期,上海养老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市养老床位总数从12.6万张增至15.9万张,“一床难求”的刚性需求矛盾进一步缓解。结合中心城区和农村地区不同地域特点,上海积极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和社区互助式养老模式,进一步拉近了养老服务与老人之间的距离。

  据介绍,面向“十四五”,上海将进一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提升养老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全面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管理,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

  例如,到“十四五”末,全市养老床位总量将达到17.8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将不低于总床位60%。全市街镇(乡)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要达到500家左右,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实现街镇(乡)全覆盖,基本形成15分钟服务圈。此外,上海还将试点提升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水平,试点开展养老机构远程医疗会诊;加快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广养老顾问制度;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制订完善智慧养老相关产品、服务和管理标准等。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上海需发挥城市核心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规划》强调,“十四五”时期将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更高水平协同发展;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和基层治理联动发展,逐步实现长三角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通办。

  2018年5月,首届长三角民政论坛在上海举办并发布“上海共识”,标志着三省一市民政部门开启深入合作。3年多来,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合作已取得不少进展。今年3月20日实施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明确了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要求,为区域养老合作提供了法制保障。

  据介绍,在推动区域再协作上,三省一市将推进建设长三角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和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实训基地,鼓励养老服务企业跨区域发展;推进落实异地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等养老福利政策;推动长三角康复辅具产业链供应链的互联互通等。在推进联动再发展上,上海将不断扩大社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事项范围,逐步实现长三角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通办,推进长三角地区社会治理数据互联互通、集成分析和综合运用。

编辑:刘子仪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上海民政“十四五”规划出炉:2025年实现基本民生保障普惠均等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