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在上海松江30多个小区有活动记录!专家:减少投喂就可以解决

来源:上海松江 | 2021年07月08日 22:04
上海松江 | 2021年07月08日 22:04
原标题:貉在松江30多个小区有活动记录!专家:减少投喂就可以解决
正在加载

近日

上海松江某小区居民投诉被貉攻击

记者与上海市林业总站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项目组

共同进行了走访

↓↓↓

  01 貉从何来?分布区域超想象

  “事实上,貉的分布区域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赵倩倩面对记者的询问,拿出了一张表格,上面有着松江区多个小区目击或确定貉存在的记录,数量超过三十多个。作为在上海地区跟踪貉多年的研究者,赵倩倩表示,从实际情况来看,貉在上海地区的分布区域和繁衍情况更为普遍,在很多小区里,貉已经“入住”多年,但是因为被目击的次数较少,所以居民尚处于“后知后觉”的状态。

赵倩倩记录的松江部分出现貉的小区

赵倩倩记录的松江部分出现貉的小区

  那么貉的繁衍与分布,是否正在逐年扩大,造成貉成群的现象呢?赵倩倩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事实上,从近几年监测的数据来看,各个区域貉的数量并不都呈现上升趋势,有的小区貉繁衍迅速;有的小区貉的总数稳定,已经成为了居民眼中的“熟面孔”;还有的小区貉的数量急剧减少,近一年里已经难觅其踪迹。

  “居民对于貉的数量认知是宽泛且模糊的,事实上根据我们的监测,松江部分小区里貉的数量的确有所减少,而增加数量的小区,不少也仅仅是‘到此一游’的外来户。”前几年,赵倩倩等给谷水湾小区的三只貉安装上了具有定位系统的项圈,从监测数据来看,这几只貉经常“夜奔”前往邻近小区“遛弯”,而有着类似行为的貉并不在少数,这也客观造成了不少上海市民对貉数量增加的印象。

  而为了搞清楚小区内貉的具体落脚点,记者一行来到了居民投诉的绿地蔷薇九里小区,在距离事发地点不远的住宅楼下,记者看到了两只正在悠闲晒着太阳的貉,面对一行人的围观和照相,两只貉非但没有离开,反而旁若无人地继续留在原地。随行的上海市林业总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从体型上判断,这两只貉尚处在幼年期,好奇心较重,对人的防范意识并不强,加之对与人共处的环境较为熟悉,因此不会“逃避”。

  作为犬科动物的一种,较为现成的洞穴,建筑的空隙、人造假山的底部等都是貉理想的栖息地点。从分布情况来看,拥有景观河道、人造水景且流浪猫狗投喂现象较多的小区都是貉出没区域的“标配”,再加上目击报告的地点,无不指向了较为统一的答案——有着稳定食物来源、水质较好水源的小区,相对偏僻且拥有人工或天然缝隙的角落。它们都有可能成为野生貉理想的栖息地点。

  02 因貉攻击?多重因素造成小概率事件

  野生貉为何攻击人类或家养宠物?对此,赵倩倩和上海市林业总站工作人员均表示,这很有可能是多重因素叠加的小概率事件。

  昼伏夜出的貉,其外出活动时间一般在夜间9点以后、凌晨5点以前,但是由于小区中大量投喂流浪猫的现象存在,如今貉的外出活动时间大大延长。

  为了精准监测蔷薇九里小区貉的活动情况,赵倩倩在小区的流浪猫投喂点安装了远程红外视频设备。晚上7点45分,第一只貉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视频画面之中,它不假思索直奔猫粮堆放点大快朵颐。“出现的时间已经大大超过了正常的活动时间,这也意味着,这些貉的活动习性已经明显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赵倩倩告诉记者。

安装远程视频监控设备

安装远程视频监控设备

  而其他小区的反馈也佐证了这一说法,不少有流浪猫投喂点的小区,也纷纷向记者提供了照片和视频,不少貉成群结队,在白天“招摇过市”,甚至与流浪猫共同进食,夜间觅食的天性已丝毫不见了。

  而居民举报遭受貉攻击的区域,与其栖息点距离较近,野生动物一般有着较为明确的领地意识,每一只成年貉的领地范围大约在直径100米左右。

  投诉居民称,宠物狗与貉纠缠的时间在6月9日,从当时拍摄到的幼年貉体型推断,当时成年雌貉刚刚产崽不久,正是保护欲最强的时候,任何刺激性的行为都将引起较强的“反击”。而完整的公共视频显示,恰恰是居民的家养宠物对于野生貉有一定的贴近,进而引发了成年雌貉的应激反应。上海市林业总站工作人员表示,居民反映的野生貉攻击行为的确存在,但是这只是极个别的多重原因叠加后的案例,并不代表野生貉天生就有着较强的攻击性,居民在每年5-8月的貉繁殖期,只要不随意入侵领地或挑逗野生貉,一般不会遭到攻击。

  对此,不少居民区物业也持相同意见,谷水湾物业安保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小区里貉已经“安家”多年,但是基本没有主动攻击人和宠物的情况。如果居民感到貉影响了日常生活,物业会采用一定的驱赶措施。“貉其实是一种比较胆小的动物,一般的声响和驱赶,都能让他们远离,因此广大居民并不需要有恐慌情绪。”赵倩倩告诉记者。

  03 貉往何处?控制种群数量无需“劳师动众”

  最大程度控制貉的种群规模,真正实现貉与人类的和谐共生,共用空间是否可行?对此,上海市林业总站方面表示,这是完全可以通过微小的改变来达到的。

  “野生动物种群规模与食物数量有着明显的关联。”赵倩倩表示,对于野生貉而言,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猫粮是很好的食物来源,因此貉大量出没的小区,都与粗放式投喂流浪猫有关。

  以蔷薇九里小区为例,在流浪猫投喂点,大量的猫粮被一股脑地放置在地面上,或盒装或袋装,尽管流浪猫已经吃饱,但是依然大量残留,这就为貉提供了食物来源。对此,上海市林业总站工作人员建议居民改变投喂时间和方式,尽量集中选择在白天进行精准投放,并每次投喂后将剩余的猫粮收集带走。“从目前追踪的情况来看,减少食物来源是最佳方案,许多小区在减少甚至禁止投喂后,貉的数量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赵倩倩表示。

  而针对貉的筑巢点距离居民家过近的问题,上海市林业总站的工作人员也给出了建议,底楼的住户可以定期对自家的院子进行检查,如果出现一定的土质疏松和流失,可以采用填补、硬化的方法,减少野生貉筑巢的空间,而小区物业也可以对日常人员活动较少的区域加强检查,一旦发现有较大空隙,就采用硬化、填补的方式,也可以减少、压缩野生貉的活动空间。

  “野生貉的繁衍,恰恰证明了我们的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一个社区治理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新课题,我们要积极应对。”绿地蔷薇九里居民区书记顾亚香告诉记者,自从貉的目击和居民报告数量上升,居委会与物业已经开始行动。一方面,居委会通过电子大屏,告知居民不可投喂野生貉。另一方面,居委会还拟定了告居民书,通过楼组长告知每家每户。面对部分投喂者的不理解,居委会正在逐一进行沟通,“让他们认识到过度投喂行为的危害,把对动物的爱用更合理的方式表达。”

  针对野生貉目前活动时间较长、夏季与人员密集活动时间段重合的问题,居委会在早晚两个时间段增派了志愿者,对貉经常出没的区域进行定点看护。物业公司也增加了夜间巡逻力量,重点巡视貉活动的区域,保障夜归居民的安全。接下来,居委会还将计划利用暑期社区活动的契机,让更多小区居民正确认识野生动物。

  上海市林业总局工作人员表示,小区的这些诸多措施,是确保野生貉与人类共存的优质解决方案。一味地驱赶、捕捉并不能达成野生动物种群控制的目标,相反可能会造成野生动物因自卫而反击案例的激增,而通过减少食物来源,缩小活动范围等“小成本”的行为,反而能达成长效科学管理的目标。

  提醒:如今貉已经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任何私自捕捉甚至伤害貉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的追责,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生,需要每一个居民的共同努力。

编辑:刘子仪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貉在上海松江30多个小区有活动记录!专家:减少投喂就可以解决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